Www.KL126.Com - 坤龙教育资源网

国际收支平衡仍是重要宏观经济目标(图国际经济

作者:小编 来源:未知 日期:2014-2-19 13:01:00 人气: 标签:国际经济
导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研究部近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就“国际收支平衡:理论与实践”举行内部研讨会。多数认为,尽管近年来有人提出看淡国际收支平衡,但现阶段中…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研究部

  近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就“国际收支平衡:理论与实践”举行内部研讨会。多数认为,尽管近年来有人提出看淡国际收支平衡,但现阶段中国仍应将它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长期以来,国际收支结构性失衡造成中国外汇储备畸高、投资收益面临很大压力的局面亟待改变。继续增加外汇储备的边际成本已大于边际收益,中国应调整招商引资、出口退税、环保要求等宏观政策,“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的策略,加快转变对外模式,构建国际收支调节的市场化机制,提高对汇率波动和人民币贬值的度,减少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同时做好应对跨境资本流动的预案。

  国际收支平衡仍应作为我国宏观经济目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发展中经济体的经常账户顺差大幅收窄,发达经济体的经常账户逆差不断缩小,全球经济再平衡取得初步进展。有人据此认为,宏观经济政策不再需要以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

  大部分与会专家认为,国际收支平衡仍应作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首先,我国外汇储备已超适度规模。长期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双顺差”造成我国目前近3.7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积累。如果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加,将继续扭曲金融体系,加大宏观调控难度,甚至带来巨大风险。其次,正视问题有助于更好解决问题。如果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会在国际舞台面临巨大压力。此前G20首尔峰会就曾形成多数国家“”中国的局面。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认为不把国际收支平衡作为目标就可以问题、逃避。最后,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存在反弹压力。2012年曾一度呈现出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国际收支平衡状态,但是2013年又重回“双顺差”。受经济结构和政策对出口偏好的影响,未来国际收支维持顺差的概率较大。

  当前国际收支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首先,国际收支结构性失衡。2000年以来除少数年份外,我国保持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双顺差”。2007年经常账户顺差一度高达P的10.1%。尽管近年这一比率已降到3%以下,但是“双顺差”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有专家认为,2012年我国出现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国际收支呈现“平衡的新常态”,是外汇管理政策主动调整的结果。但也有专家指出,2012年国际收支实现平衡更多地与资本外流,以及换届、地方吸引外资的政绩冲动减弱有关,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的被动平衡。国内储蓄过剩,地方鼓励出口和招商引资政策形成的结构性顺差短期内难以消除。

  其次,外汇储备畸高。巨额国际收支顺差加速我国外汇储备积累。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从1999年底的1547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9月份的36627亿美元,增长了22倍,位列全球第一。持有外汇储备有交易支付、防范风险等多重目的,但现在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以何种模型测算,现有外汇储备已经足够多,继续增加外汇储备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从社会成本来看,外汇储备继续增加意味着外国继续用金融资产置换我国实物资源,加剧我国资源、压力。从经济成本来看,外汇储备积累对应着国内基础货币投放,给央行对冲造成很大负担。长期以来,我国用高额准备金率锁住多余流动性,已经造成金融体系和银行行为扭曲。

  最后,需考虑对外投资收益问题。在有数据的2005-2012年间,我国对外净资产从4077亿美元增加到17364亿美元,但投资净收益大多数年份是负的,累计为-1953亿美元。对此,有专家提出,应更全面地看待我国对外投资账面收益低下问题。投资收益是一个复杂的会计概念,应深入研究其含义,在进行国内外对比时,考虑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及企业避税等因素。但也有专家认为,不可否认我国对外投资收益低下的事实。我国对外资产主要是储备资产(约65%),对外负债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约63%)。低收益的对外资产和高成本的对外负债是造成我国投资收益低下的主要原因。投资净收益为负,表明我国是以补贴的方式对外输出储蓄,这种局面亟待改变。

  多措并举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采取综合措施、多措并举。宏观政策要作出调整,从招商引资到税收政策及环保要求,“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的策略应继续执行。要采取扩大内需和进口,转变对外模式,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转变对外模式。有专家认为,我国以出口和利用外资为主的对外模式已难以适应全球化新趋势。当前要深化“走出去”战略,加快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加快推进资本项目,放松国内机构、企业和个人在海外配置资产的,实现对外资产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出口与进口并重、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的对外新格局。

  加快构建市场化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专家普遍认为,当前关键要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央行干预外汇市场造成外汇储备加速积累,这种方式成本巨大,亟需转变。下决心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要消除升值恐惧症。历史证明,人民币汇率升值短期内会对部分行业出口造成影响,但中长期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经升值40%,但是大规模工厂倒闭的现象并没有出现,表明人民币适度升值对宏观经济造成的风险可控。当前人民币双向波动的市场条件已经具备,要提高对汇率波动的度,消除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并提高对人民币贬值的度;同时减少央行入市干预,让市场决定人民币汇率,加快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

  底线思维,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底线。要抓住机遇大胆推进金融,也要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做好应对国内外金融冲击的预案。2013年以来,由于人民币汇率弹性较低、国内宏观基本面健康,套取本外币利差、远即期汇差和境内外利差汇差的无风险套利行为盛行,导致短期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越来越大。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资本项目的同时,要提升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防范能力,保障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编辑 王梓 廉薇)

关键词:国际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