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L126.Com - 坤龙教育资源网

不确定时代的HR何去何从?

作者:小编 来源:未知 日期:2017-11-5 16:17:13 人气: 标签:hr有投资管理学吗
导读:宏观变得越来越不确定,行业对手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市场客户变得越来越不确定,企业战略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员工——也在变得不确定。即便是风口下的朝阳企业,也…

  宏观变得越来越不确定,行业对手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市场客户变得越来越不确定,企业战略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员工——也在变得不确定。

  即便是风口下的朝阳企业,也面临着捧着钱也找不到人的尴尬。很多风口下公司的HR们,在资本助推下为快速抢占市场不得不“招招招”,然而在热潮退却后,又不得不“挥之即去”;而传统企业,不仅缺人还缺,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迅速改变士气低落、不稳的被动局面下完成二次创业?

  那些集团大企业,在想方设法把企业做小做活的压力面前,HR该如何为变幻不定的组织架构设计和培养成批量的“奋斗者”与“创客”?

  还有大批量“小而美”的冠军,在单行道快速发展而即将摸到天花板,面临“把企业做大做久”的后续命题时,HR如何实现人才结构与组织结构匹配?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已然塑造了90后的模式,挑战着整个组织的工作模式,HR该如何引导?

  面对这些全新的HR痛点,在《中外管理》近期举办的“第11届中外管理人力资本发展论坛”上,专家、学者和企业界HR们,展开了头脑风暴,共话新时代的HR发展。

  不确定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主动或转型,才能适应的变化。从巨轮出海,到转型为小型舰队,企业在不断将自己做小,“内部创客”“小微公司”“项目制”“自组织”“小团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活学活用。“小而美”不再是形容冠军企业的代名词,大公司内部也开始努力打造起“小而美”团队。

  趋势一:人才战略转型。从传统的“战略版图决定组织版图,组织版图决定人才版图”,转型为“愿景驱动人才,人才驱动战略”。如今,先有愿景,然后吸引人才,再根据不同的人才来制定战略,比如张晓龙之于微信,是从匹配思维到创发思维的过渡。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确定的原则依然是回归本源:找到关键人才、发展关键人才、驱动关键人才。

  趋势二:组织模式转型。HR部门模式转型提速,从“选育用留”模式到“三支柱”模式渐成标配,即业务伙伴(HR-BP),共享中心(HR-SSC),专家中心(HR-COE)。只有依托人力资源专业能力的提升,才能促进人力资源价值和效能的提升。

  趋势三:员工服务转型。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员工服务转型的重要性,员工体验影响客户体验,所以HR工作重心在完成核心人力事务管理后,开始了以“取悦员工”为目标的员工服务转型。随着80、90后员工增多,催生员工满意度成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趋势之四:技术驱动转型。互联网技术与移动技术将驱动人力资源转型,新的技术与交互界面为员工服务带来新的方式和体验,技术驱动力从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驱动。比如:通过App进行移动打卡或排班,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

  人力资源只有做出更多在应用新技术之后依然无法取代的工作,才能体现和提升人力资源价值,否则只会陷入被动局面。下一阶段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的变革方向,又将去向何方?

  “美国的就业形势出现了16年来的最好局面;欧盟总体就业形势继续改善;日本失业率下降到22年来最低水平。”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表示,“全球就业状况正在好转。”

  国际就业形势对中国有何影响?这意味着其劳动者收入的提高和购买力增强,将非常有利于我国进出口的发展。而近年来,在积极实施“就业先行”战略,也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企业如何在人才争夺战中胜出?这对于人力资源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十年前,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刘福垣就呼吁“要将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本”。在本次人力资本论坛上,他又提出了三个愿景:对劳动收入不征税,对资本收入收轻税,对财产性收入收重税。在他看来,只有这样的税收政策才能真正体现出人力资本的价值。而企业的利润率,只有是来自人力资源的,才是健康的。

  随着移动互联网、App、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共享经济迅猛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就业形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分流和多元化。莫荣也对新兴就业模式、用工形态的变化做了分析。

  第一,就业形式多元化。工作内容、工作岗位、工作形式、雇佣形式灵活多变,工作层次涵盖高中低端,新职业不断涌现;

  第二,全职就业兼职化。许多有正式工作的人利用空闲时间兼职兼业,如公司职员下班后开滴滴专车。这使得个人的工作和职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第三,零工就业全时化。利用互联网平台,即便没有全职正式工作的人也可以实现一天8小时的全时工作,这使得一个人的工作和雇佣相分离;

  第四,组织方式平台化。随着共享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平台组织出现,劳动者灵活就业实现的方式通过平台得到了全新的改变。平台型组织具有轻资产的特点,但依靠先进的平台信息系统进行管理,供给和需求实现了即时性、零交易成本;

  第五,平台用工规模化。平台型组织的用工量远远超过传统企业的雇佣。如滴滴出行有几千名员工,却连接着全国超过1500万的司机;阿里巴巴有3万多员工,其中负责电商业务的有8000人,但带来了全国1500万人的就业;

  第六,用工管理去雇主化。共享经济的本质,就是“不求拥有,但求所用”。随着平台组织兴起,用工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不再有雇佣关系,于是用工管理去雇主化、去组织化,双方之间更像是合伙人、合作者、利益共同体关系。人们不必依托雇佣即可供应自己的劳动力和知识技能。

  第七,劳动供给自主化。不少年轻人通过“平台+个人”的模式,真正做到分时就业、随时就业。在职业上,“斜杠青年”越来越多,他们从事多重职业,劳动和工作被认为是人生的一种体验方式。

  当90后员工渐成主流,管理也必然发生重大变化。90后以“个人”为本位,具有较强的意识和人格,他们重视平等和尊重,因此他们的行为模式强调自主决策和选择。所以,对于流沙般的90后们,只能像筝般驾驭他们,而如果管控或条框太多,他们就会像手中沙,握得越紧越会流走。

  如何让90后们在企业里找到价值感和尊重,能有自主决策的空间,以及相对的行为方式,“自组织”“内部创业”等形式,无疑是最适合他们的组织模式。于是,作为奋斗者的员工,如果还能实现内部创业或成为企业的事业合伙人,能够分享更多企业价值时,干劲自然截然不同。

  比如:海尔进行组织转型后,使员工变成创客和小微公司,如今已经打造了上百个产值过亿的创客,正所谓激活了“能量球”;苏宁的事业经理人模式,赋予了个体更多的责,通过激发人的驱动力,从而提升了组织效能;从“老裁缝”彻底转型为个性化定制智能工厂的原山东红领,让每个人都可以在扁平化组织中更好地体现个人价值,发挥自主创新的能动性……

  因此,如何打造“小而美”的内部组织,如何让员工实现充分的自主权、自驱动力,而不是总想着出去创业,此时正是体现人力资源管理价值的时候。而打造小组织的原则,一定要以有利于业务开展为基础,要通过明确的“责”充分调动不同层级人员的主动性,同时激励应该尽可能简单精准、力度要大、要可衡量;而组织也更需要是,要方便对接C(客户)、B(商户)、S(社会),E(外部资源)。组织作为平台、作为服务者,需要打造更强的支持能力和协同能力。

  当每个员工都成为自己的CEO时,当奋斗者可以清晰地预见自己未来的样子,而不是HR口中遥远的职业生涯规划时,塑造“微信式传奇”,真的还那么难吗?

  但实际上,“现象在变,核心却没变”才是真的。作为HR管理者,我们不能总是围着每天变化的现象转,而是要采取有效的行动。

  近几年,受时代的影响,HR三支柱(HRBP—业务伙伴、COE—专家中心、SSC—共享中心)转型和大数据成为人力资源领域备受关注的两大发展趋势。但我们仍然要问,这能否解决企业用人的本题?

  记得五年前,我到联想集团拜访时任HR高管宋洁,她当时对HRBP胜任力的界定,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标准。她认为:“从字面来理解,HRBP(HR Business Partner)的胜任力,我概括为HR、B(Business)和P(Partner)。最难的还不是理解业务,而是成为伙伴。因此我觉得HRBP的定位常重要的,这真是一个度的问题,要拿捏好分寸。”

  后来我认真研究了三支柱模式的提出及,这一模式日渐在中国成为标配,但许多人误以为三支柱模式是密歇根大学教授乌尔里奇提出的,但其实根本不是他的主意,而是咨询公司发明的。反倒是乌尔里奇提了个醒,他格外强调“战略伙伴”(Strategic Partner)的说法,同时人们不要把“业务伙伴”(Business Partner)的内涵理解窄了,因此他不甚主张使用BP概念。但遗憾的是,误读还是发生了。

  同时在这两年,大数据、AI也在进入HR领域,根据AON(怡安集团)的最新研究:2019年将迎来HR转型的点,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届时将实现100%的员工经理自助服务、100%的HR流程移动化、50%的绩效管理将由AI驱动……

  在华为工作的朋友也告诉我,关于HR大数据,华为有几个参考方向:1.基于人脸的门禁和考勤;2.基于语音识别和个性推荐的SSC(共享中心)问询升级;3.基于语义识别的绩效,任职初评。

  坦诚地说,因历史原因,人力资源部的定位一直有些尴尬,因此近20年,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冒出“炸掉”“拆分”人力资源部的说法。“三支柱转型”是这一下的必然产物和看似合理的解决方案。

  但我在跟优秀企业的HRVP、HRD交流的过程中也意识到,片面强调三支柱转型是的,甚至某种意义上是在掏空人力资源部,降低其在组织整体意义上的重要性。如果放长远来看,三支柱转型很容易向三个方向各自分化,而中心却失守了。

  如果按此发展下去,以后,由谁来担任乌尔里奇所强调的“战略伙伴”(SP)的角色?是靠BP吗?靠COE吗?还是SSC?

  有意思的是,当三支柱全面铺开之后,BP条线需要再单独设置BP长官、COE条线有COE负责人,然后是SSC总经理。哪条线最有话语权?显然是BP条线。而这条BP线的话语权不是HR的专业能力所赋予的,而是公司业务重心、业务盈利水平所决定的。那三支柱之后留下了什么?恐怕将留下一个被空心化的HRVP。

  以我之见,为强化HR理解业务、服务业务的能力,HR三支柱有其可取之处,但三支柱转型仍需强调归核化。

  况且大量本土企业还远没到需要强调HR专业分工的时候,很少有HR高管能具有帮助企业家思考组织与人力资源纲领,诸如《华为基本法》的能力。这才是核心问题。难道涉及组织机制、体制等大问题,只能留给企业家思考吗?那要HR何为?

  我在和君商学常跟总裁班说,企业家心中要有三幅图:战略地图、组织地图、员工地图,三幅地图相互,最终才能理想照进现实。没有伴随着“管理体系发育”和“人员能力升级”的“组织地图”的演变,战略规划就很难实现。

  能否真正让企业成为一个组织,形成组织起来的力量,应是人力资源从业者的专业、专业。大量中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卡就卡在这个点上。我担心片面强调三支柱转型、AI化是在绕开本题,而进入误区。

  组织往往不是的,大数据、AI化过于强调了组织的经济,但企业有经济组织的形态,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组织、组织。组织内部经常是个“狂乱的场”,最棘手的通常都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AI难以解决的,大量的关键沟通是否有效,还是靠那个关键人,靠他的思维力、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2013年底,我去调研万科,跟时任执行副总裁解冻聊天。我发现他有一种思维方式特别可贵,总是在追问,企业的下一个成长阶段需要什么样的组织支撑?例如:1000亿营收时就要想,1500亿的万科需要怎样的人力资源体系?而早在2001年,解冻就对万科的HR完成了系统思考和定位:1.人力资源部是集团高层管理者的战略合作伙伴;2.是企业内部变革的推动者;3.是方的专家。这在今天看来也不过时。

  困扰HR从业者的问题,一直是两个:第一不接地气,第具有企业家思维。用我的话说,就是常识感不好和全局观不够。

  HR的确需要走近业务,但不是为了去做业务,况且HR再怎么理解业务,跟直线经理还是两码事,具体的用归根结底在直线经理手里。HR贴近业务是为了理解业务发展对组织成长的需要。

  HR的最终产品不是直接面对业务,甚至也不是造就人——那更多是直线经理的事,而是成就一个伟大的组织。

  “知行合一”从2006年开始研究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注:《中外管理》一直沿用杜拉克)思想,至今已有11年;从2009年开始研究稻盛和夫思想,至今已有8年时间。多年管理咨询公司的经验告诉我,唯有将东方智慧和管理工具相结合,才能真正给中国企业带来帮助。我称之为“现代稻德经”管理模式。

  “人才供给”旨在于企业内部培育、激发拥有经营意识的经营人才。换言之,企业管理者如何激发员工活力,实现企业内部的造血。

  在此分享一个新名词——“心力资源”,当下人力资源之所以让人压力备增,就在于没有有效激发员工“心力资源”。对企业而言,“人”是企业的核心,“心”是一个人的核心。那么,如何激发员工的“心力资源”,让其能与企业同心同德地走下去,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命题。

  我们为此做了一个“人性化模型”。人性化模型的“心脏”部位是经营哲学。经营哲学由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独创,可理解为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企业只有拥有了正确且统一的经营哲学,员工才能有效地参与经营、开展经营。

  为何经营方式如此重要?理科生出身的稻盛先生一直在思考一个命题:人生与工作能否用一个公式求解?他发明的“人生方程式”(成功方程式)告诉我们,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在稻盛看来,能力差、热情低、思维方式对的员工,不至于祸国殃民;但能量强、热情高、思维方式差的员工,却有可能殃及企业。

  我们通过不断学习稻盛经营哲学得出一个逻辑:所有经营结果都由经营行为影响产生,所有经营行为都由思维方式影响产生,而真正影响经营结果的,是思维方式而非行为。所以简单通过管理手段和制度去控制员工行为,不去尝试改变员工的思维方式,将无法从根本上影响经营结果。通常我们激发员工的是物质激励,方法看似简单有效,却并不持久,甚至一定会在未来某个时间段天花板。

  前段时间有幸跟随《中外管理》一起参访了多家日本企业。其中既有稻盛1959年创建的京瓷,也有有着400多年悠久历史的老企业。这些企业经营成功的秘诀是,明确自身经营,让每位员工明确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这才是对员工最好的激励。

  当员工的心发生变化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组织改变。因为员工有了工作热情和工作动力,必然会想找一个平台去实现,不断在工作场景中去参与经营。

  “决定脑袋”这句俚语很有道理,员工不身处某一工作岗位,永远不会思考那个岗位该思考的问题。所以管理者不能把员工的“”放在经营者的“脑袋”上,因为企业的董事长、CEO只有一个,这时就要把大企业变小,让人人都可以立足现场、开展经营。

  这背后需要进行组织变革,从“正三角”变为“倒三角”。同时组织变革也将促使组织运行形态的改变,最初的“正三角”组织结构,是属于“以领导、以为核心”的简单管控式组织结构,缺点是企业越大,组织越臃肿,臃肿到一个报销单都要经28人签字方可生效。而“倒三角”则是以用户为核心,以客户为中心的,人人都要在组织内部找到自己的客户,明白自己究竟是在为谁服务,工作的目标也应是能否为给客户带来价值。只有这样,组织结构才能真正从“正三角”转变为“倒三角”。

  “倒三角”组织模式的最有利一面,是可以改变组织变大后的“官僚”问题。要知道“官僚”不是央企、国企的通病,在民营企业同样存在。

  组织变革之后,接下来要让员工在组织找到成就感。“人性化模型”的心脏部位——经营哲学,离不开两个“抓手”:组织平台和核算体系。

  在此,我要重点讲一下核算体系。不仅是核算经营效益,还要核算经营效率。稻盛有一个独创的“管理会计”,要求每一经营单元都要算好“单位时间附加值”这笔账。公式是“单位时间附加值=收入减费用÷劳动时间”。其中“收入费用”是一个效益指标,“劳动时间”是一个效率指标,那么,如何用最少的人工、最高的效率,来实现最大的价值,进而促使每一个经营单位都去追求这一目标,是稻盛抛给我们的命题。通俗讲,如何让人人都参与经营,如何通过以上核算体制让经营变得简单,值得每位经营管理者思考。因为经营无非可概括为三件事:提高收入、降低费用、缩短劳动时间。

  经营如同,要让飞机安全飞行并着陆,一定要参照仪表盘上的实时数字,这是作出快速决策的依据。企业内部也要建立这样的仪表盘,让每位员工都清楚自己负责工作的经营状况,根据相关经营数字展开决策。

  员工参与核算后,便会知道究竟什么样的工作方式才能提高效率,带来更高的经营收益。其中,核算表就是让员工通过核算创造多少价值的最直观体现,它可让员工收获极大满足感和成就感,感觉做经营是件有意思的事。

  我们为此构建了一套目标与激励联动体系——薪酬绩效,以让员工能自发树立并挑战高目标。度的人事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因,更要关注果。员工只要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再配以一定程度的努力,必能创造业绩。相反,如果只让员工追求果,就会引发两种可能,一是他为了达到那个果而不择手段,二是因失败而不敢创新。所以绩效激励要做到“结合”,激励员工在“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如此才能带来企业的不断创新发展。

  “+数字”是企业未来不断去塑造的经营模式。如何去实现它,我们要向稻盛和夫和杜拉克虚心取经。

  总结起来,创业公司有四个共性:首先,财力不充裕;其次,创始团队很优秀,但员工综合水平可能与之差距较大;再次,未来不确定性大;最后,有周期性。

  无论是华为、联想,还是国外的微软、苹果,科技型创业公司的成功基本上要经历两个阶段:先要开发出很不错的产品,其次是能够把这个产品卖出去,从而形成产品的开发和销售相结合的良性循环。

  创业理论中有个“五千乘七”原理,五千就是五千美元,七就是七天。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创业公司在产品阶段花的钱越少,时间越短,一般获得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因为花很少的钱和时间,开发出一个新产品,就可以留出足够多的资源和时间进行销售,并不断创新改进。

  而这恰恰对创业公司的薪酬管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为这决定了你的钱怎么花,花在什么阶段。要知道创业公司的平均寿命仅为3.5年,经常会死在产品开发时间过长而销售时间过短的陷阱中。

  创业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有四个关键:第一,确认公司做的是正确的事;第二,找到关键人才跟公司匹配;第三,建立一个正确的管理机制;第四,让员工动起来,每天都有收获。

  每一位创业人一定听过很多的薪酬管理,最简单却最有效的薪酬管理方法应该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基于每一个人的ROI(投资回报率),即如果投入在每一个员工身上的钱,其产出收益比投入资本大,那么企业的薪酬管理就是成功的。

  怎样以薪酬的ROI(投资回报率)来管理?可以评估现有公司员工的ROI,如果公司给某位员工的报酬是40万,而这个员工产生收益是60万,那就意味着他带来了0.5倍的回报,而同样给另外一位员工40万,若他对整个公司的发展并没有贡献,或者他只带来了20万的价值,很明显这位员工的ROI是不符合公司要求的。

  通过实际评估一些公司后,会发现它们的薪酬基本上遵循“二七一”的分布规律,也就是20%的员工会超过他的ROI,70%是基本上持平,10%是不够的。为什么有的人超过,而有的人达不到?要搞清楚他是态度不对还是能力不对,还是两个都不对。如果两个都不对,那么就要采取进一步行动——清除与置换。

  因为创业公司的工资管理不是做增量而是做存量的,必须把钱用在最有效的人身上,所以要把ROI是负的员工清除出去,换ROI比较高的员工进来,这有点像NBA的薪酬制度。NBA门票收入的51%是可以用来做薪酬的,因为这个总量是既定的,所以NBA每年会换球员,希望换来一些更适合球队的球员,从而提高他的ROI。

  当创业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遇到ROI考核,实际上会面临一个挑战,那就是力资源的人如果不是技术出身,他并不了解技术的生产力怎么衡量,而得出的绩效考评是无效的。

  假设一个公司开发的产品需要具备105个功能,分为三个部分,已经开发完的叫A,正在开发的叫B,还要开发的叫C。这个公司已经开发了四个月,大概还有43个功能仍需要有两个月,那么完成这个产品开发所需的这六个月总支出成本是多少?若每个月付出40万的开发费,六个月就是240万,若前期投入400万的工资开发费用来开发105个功能,能够产生多大的回报?假设400万开发投入后明年可以销2000万,2000万按照80%的毛利来算,就有1600万的毛利,而400万的开发成本,比对1600万的毛利,其产品回报率应该是4倍。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怎么测度一个创业公司的ROI,基准是以工资投资回报率为基础,最后把它联系到人身上,再看哪一个有贡献,哪一个没有贡献。

  但产品开发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完全把某一个层级归结到某一个工程师身上是不对的。如果要把创业公司薪酬管理管好,一个是要注重ROI,另一个是要注重互动。此外,还会参考周期性因素,从而提高绩效,节省创业成本。

  1913年,亨利福特在任职福特公司期间,突然宣布将制造工人日常工资从2.34美元一下提高到5美元,结果产生的竞争优势不言自明,同行业的有技能的工人们都选择到福特这边来就业。其他的汽车公司跟随这样的策略,但成本上显得很尴尬。在竞争方面有领先优势,就有先发优势,也可以理解为“领头羊”优势。

  再来看微软,比尔盖茨在1980年代初搞了股权激励,股权激励在业界算不上是领先的,但微软覆盖面比较大,差不多所有的员工都可以有机会得到,这在业界是比较领先的。他通过这样一个方式,把一个小公司做大了,也招募到更多聪明的人到微软工作。

  股权激励不是一般意义的股权激励,而是带有性条件的。公司会采取两种做法,一种就是在条件满足的前提下兑现股权,还有一种就是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时间,比如为公司服务一定年限后(如两年、三年等),才会兑现股权或股票激励,现在条件越来越严格,以此激励产生更大的收益和企业的利益。

  华为当初性的人才招聘计划,就是在高工资、股权上优于大部分业内竞争对手,所以才能把学校一个班的优秀毕业生全部签走,这就做到了在企业竞争的先发优势,从而产生竞争优势。

  虽然不知不觉中,90后已是企业员工中的主流。但是很多管理者还没反应过来,如何做好90后的管理。

  BOSS直聘CEO赵鹏在“第11届中外管理人力资本论坛”上讲述了一些90后员工的奇葩事儿:“我们发现,年龄越小的人,在参与应聘时的主动性越强。他们上来就会问你,‘你好,你要不要招我?’‘你们公司的工资可不可以再涨涨?’”

  有着500多名员工的招聘平台,BOSS直聘的员工平均年龄是25岁,他们当中有具备很强自驱力的人,自己没事儿就拿着小“抽着”自己干活。有意思的是,你不知道他是在玩,还是在做事情,反正他们玩着玩着就把事情做了。赵鹏说,这些“小朋友”很容易成为一个小组织单元的文化核心,甚至是跨部门的文化核心。他们志趣相投,愿意在一起扎堆。当然,这也是把双刃剑,他们重感情、讲义气,真正认同了企业价值观便很能吃苦,当然企业也要够义气。

  我们看到的90后不仅是真实不装,意识强、思维简单直接,同时还有那么一份义气豪情。为什么90后有如此底气?他们真的是看重评价和感受,而缺乏敬业度的一代吗?

  怡安翰威特认为,员工敬业度反映员工对公司投入的智慧、感情和承诺的程度,他们为此总结过三个行为标准,可以反映员工的敬业度水平。

  第一层次,乐于宣传(SAY),员工一如既往地在同事、潜在同事中,尤其是向客户(现有客户及潜在客户)盛赞自己所在的组织。

  “如果你的企业需要创造力,不妨让90后们做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当然,你要时刻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真的付出的是‘脑袋的工资’,而不是仅仅付了一双机械手的工资,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让这个脑袋发挥出作用来?”赵鹏说。

  现实是,许多企业花高价钱请了“脑袋”回来,但却把员工当一双“机械手”用。管理的时候只是管人家的,看人家每天到底有几个小时坐在工位上,却没有用好员工的脑袋。甚至一些领导什么都不会管的时候,上来就抓考勤。

  要想让请回来的脑袋变成脑袋,就要尽可能构建能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小组织。大企业反射弧非常长,信息上不来,创新就易被在基层。层级会许多好的想法。俗话说,一个人跑得快,一群人走得远,简单又典型地描述了个人和组织、小组织跟大组织的优缺点。所以,少一点科层制,便会多一点活力。

  可喜的是,有越来越多的组织在搞小团队、自组织、项目制,打造内部创客,就是要充分调动年轻一代的自主性和自驱动力。为的是让90后们做自己感兴趣和在行的事,而不再是管理者让你做什么。如此一来,管理者和企业,真正成为了服务者、支持者、资源提供者等角色,而非命令和监督的角色。

  当我们看到海尔在几年间打造了上百个产值过亿的小微公司时,甚至像雷神游戏本这样的小微已经达到几十亿的销售额,实现了几轮融资……我们不得不承认,基于兴趣与追求的事业,基于完善管理和激励机制的制度,会让员工变成一个个能量球,不断被激活。无论是陈春花教授主张的《激活个体》,还是丹娜左哈尔的《量子管理》,都在传达一个观点:当个体能量被充分激活后,就会成为一个个能量球,创造出不可估量的组织价值。

  对于90后,“只能是‘管脑袋,别管’,他们自己的脑袋才能决定自己的立场。”赵鹏的观点鲜明犀利。而90后的敬业度与否,并不受权威、传统观念的,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内心,更关注对于自己的人生意义、价值观认同的探索。

  一言不合就辞职,在60、70上是绝不可能发生的事。而90后的个性,就是他们有梦想,敢行动。对于这些只为兴趣和理想工作、对于家庭条件普遍较好的90后来说,他们不会看在钱的份上而将就做一份工作,他们关注的全是社会认同、价值实现、个人兴趣之类,关乎“脑袋”层面的事。

  管理者在与90后相处时,不妨借鉴互联网思维。“其实,把员工当成用户或许就更容易理解。你有淘汰你的用户吗?没有!而你的用户却有淘汰你。”赵鹏坦陈。不管你是制造业还是做传统服务业,抑或互联网科技企业,你的对面终究会站着一个叫做用户的人,你服务的那个人。如果你能够弄明白你的用户是谁,解决他的痛点,企业一定会好。

  如果你把员工当用户,去研究他们的,搞定员工要比搞定用户容易多了。跟90后年轻人在一起,你不需要绕弯子,你可以很明确告诉他干什么,或者今天你为什么不喜欢他做的事,交流要畅快、直接。

  究竟如何把员工当作用户?首先就是承认、尊重。不管你是哪种性质的企业,没有诚意的领导是不会被90后认同的。

  赵鹏发现,70后跟90后说话,喜欢跟人家学卖萌:“晚上五点开会好不好,么么哒。”90后的小朋友一脸懵,五点开会就开会,为什么么么哒?“要不改到五点半,么么哒”。90后跟大他20岁的同事说,“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不用费力迎合。”没错,这就是90后的需求,不端、不装,来点直接的吧。

  另外,管理要建立一个简单规则,大家一起来遵守,但规则一定要少。同时,对于员工要多鼓励少,非要也不要当众。这跟“几零后”没有关系,这是人性的需求。

  不少管理者认为,一直处在经济变革中的80后是最难管理的。70后可以说是职权和权威的“科层制”下的传统一代,因此更为;而作为80后的变革一代,可能会表现得表面,事实上却不是;而90后则会选择直接走人。

  360大学校长纪绍国在“第11届中外管理人力资本论坛”上说:“敬业在我看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当好一个撞好一天钟,把本职工作做好;第二个层次,一个人除了把本职工作做好以外,更多追求卓越,想把个人做得更好,不断去挑战,甚至是‘界工作’,有很强的“主动补位意识”;第三个层次,除了扩大自己在圈子里的影响力外,真正创新成为行业的标杆,甚至是国内、全球的标杆。我认为,这是敬业度最高的境界。”

  在组织界化,人才也在界的时代,员工的敬业度表现也将不局限于一家企业中,而敬业度将是贯穿其整个职业生涯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因此,要让90后具有较高的敬业度,还需要几方面引导:

  第一,培养员工的责任心。这需要管理者要求并予以亲自垂范。其实90后很聪明,不需要他们,他们很会模仿;

  第二,激发员工的进取心,因此就要赋能。要给员工一个有奔头的未来,要给他们职位和,在实现梦想过程中体现价值;

  第三,给员工事业心。这就需要给员工足够的发展空间,但一定要小步快跑,给他定一个跳起来却够得着的小目标。通常短期目标更容易达到,要让90后员工有一种自豪感。只有小步快跑,才能快速迭代;不断试错,才能不断改进。

  此外,外滩商学院院长叶阿次则对90后提出了四条:“第一,千万不要因为多给你1000块钱就跳槽,满三年再跳槽比较合适。你这个年纪需要的不是赚很多钱,而是打造赚钱的能力;第二,职场发展第一要务是不抱怨,公司聘你是来解决问题,而非抱怨的;第三,要超越别人对你的期望,超越自己对自己的期望,超越客户对你的期望,这是职场快速提升的法宝;第四,一定要善于沟通。”

  高端人才为什么流动?有两点。首先,是简单的三项规律:事、钱、人。钱都跟着事跑,事就是战略,人都跟着钱跑,拿钱的人干事。干好事钱又来了,钱来又跟着去;第二,从不舒服区向舒服区流动。

  很多老板搞走了人才,是因为把高端人才当秘书用,赋责不授权,帝王情怀者,不尊重高端人才,让高端人才宫斗,最后就是武大郎开店:担忧功高震主。

  企业国际化意味着什么?降低成本?占领市场?获取利润?树立品牌?控制资源?其实首先是文化融合。有一个现象:48%的外派人员不成功,为什么?

  外派人员失误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无法适应当地文化或生活;其他家庭原因(如孩子上学);人格或情绪稳定性;不能应对海外工作的特殊要求;业务不熟练;没有海外工作意愿。因此,在外派人员挑选上,要注意专业与经验、人格特征(包括文化智力、抗逆力、学习能力)、语言表达。

  HR也要懂生意、懂业务。为了推动经营,HR和财务人员需要关注什么?这就是管理会计和绩效管理的终极要求,即管理和激发“人的产出”;人效指标是超前指标,而财务指标是滞后指标,换句话说,当期的人效指标可以预言后期的财务指标。

  要推动经营,必须将企业的“生意逻辑”透过“业务逻辑”分解到“人力单位”,也就是说要关注“人效”。如果不理解管理会计的精髓,这个事情就根本无从说起。

  互联时代组织范式,就是激活个体,从雇佣“手”到雇佣“脑。”因而,企业要打造赋能型组织。赋能型组织就要打破组织的边界,从垂直边界上,组织要有弹性,扁平化,减少管理层次,增加管理幅度。减少决策链条,提高管理效率。从横向边界上,组织要有柔性,虚拟化。围绕组织目标的实现,快速进行团队的虚拟化组合,实现高效资源配置。

  目前的组织从“正三角”——管控与激励,转变为“倒三角”——赋能与文化。传统的组织是结构,一群人围着一个老板,老板通过任务和激励的手段进行管理。互联化组织的特征是倒结构,老板在下面为组织赋能,提供平台、资源、工具,激发每一个个体的能量,共同完成组织目标。因此在新的赋能型组织中,管理者被称为“工程师”。

  海尔的员工创客化,是使员工由传统雇佣制度下的执行者变为创业小微的CEO。通过“人人创客”,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创客的薪酬不是领导决定的,而是用户决定的;创客的收益根据所创造的价值进行动态变化。传统薪源决定权是领导,激励对象是少数人,而创客机制的薪源是用户付薪,股份多寡与创客自身价值对应,是按单聚散的动态机制。

  这样使得组织运营微型化,由他组织为自组织,从大型管控型组织裂变为小微公司,小微公司用户创造价值。

  苏宁在找什么样的人才?简单说就是三种人:一是同人,二是同行人,三是同心人。事业经理人就是我们的同心人。何谓事业?就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做一件自己认为非常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事情,而且这个事情可能一辈子都做不完,顺便再赚一下自己可能一辈子也用不完的钱。作为一个事业经理人,是勇于拼搏开拓创新,敢于承担终级责任的人。

  信誉楼提出了企业“无个人终极所有者”,实施人力资本股权化岗位持股计划,使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融为一体。信誉楼融的不是“钱”,而是“智慧”、是“”。我们的每一个新店都要有2-3年的培育期,这个阶段也是新店干部、员工的培育和成长期。企业与员工变成了一个成长共同体、事业共同体,信誉楼成为了员工的事业平台。

  企业要将管理回归到原点上——“人本身”,一切管理举措都以“人”为出发点,一切工作都围绕着“人的需求”来开展,才能激发人的善意和潜能,企业才能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推荐:

  

下一篇:没有资料